以爱为源头活水,流淌过每片“桃李”芳田
——记潍坊商校基础一部优秀教师冯乐尧
28年的教学生涯,28年的无悔付出,一本本细心圈点的作业,一堂堂生动扎实的课,一批批茁壮成长的学子……1万多个日日夜夜,无需更多的言语修饰,也无需更多的荣誉加身,冯乐尧老师用自己对教师职业的执着与热爱,在平凡的工作中践行着一个老师对教育的承诺,用他的话说这就叫“情有独钟”。
冯老师还清楚地记得自己刚刚踏上工作岗位时,站在三尺讲台前的那副“窘态”,心跳在急剧地加速,脸也涨得发红,当时就觉得当老师不是那么简单。这么多年来,他始终不忘提升自身的教师专业素养。当班主任13年,他不忘初心,立德树人;参加教学比赛,他精益求精,全力以赴;以老带新,他授人以渔,薪火相传……如今,他早已是山东省潍坊商业学校的一流资深教师,桃李满天下。潍坊市“立德树人”标兵、潍坊市区助学先进工作者、潍坊市中职学校职场体验课程试验优秀教师、“四有老师”、“优秀教师”、“优秀德育工作者”、连续13年被评为“优秀班主任”……无数的荣誉都是冯乐尧老师那颗真心与那腔热血的见证。从稚嫩青年到初为人师,从新任班主任到国际合作系副主任,从学校学生处处长重新回归到一名普通的数学教师,他用28年的青春与热血汇聚成一条爱的河流,流淌过无数草木的芬芳。28年的热爱与奉献、坚持与付出,只因心中有爱、手中有道、眼中有光。
心中有爱,春风化雨桃李吐芬芳
冯乐尧老师始终相信“爱是一种伟大的力量,没有爱就没有教育,真教育是心心相印的活动,唯独从心里发出来的,才能打动心灵的深处”。他是这么想的,也是这样做的。无论教哪个班级,他总是能怀着火一般的激情走入自己的课堂。这如火的光芒中,不光有数学的公式和图形,更有对孩子们梦想的呵护。“我只想做一名家长信任、学生喜欢的数学教师!”这是冯乐尧老师常常挂在嘴边的一句话。这看似没有追求的一句话,却蕴含着他对教育最深沉、最本真的理解。他用28年的光阴来赋予这句话以力量与厚度,给每一个学生平等的机会,给每一个学生成长的空间。只因他相信,心中有爱的老师,才能用自己的温度去鼓励学生勇于前行。
“别看我们班主任课堂上一丝不苟,眼里容不得半点沙子,但是课下幽默风趣,是我们的开心果。老师跟我们一起玩耍,聊各自的爱好,讨论各种奇闻异事,同学们有什么心里话都愿意和他说,都是老师办公室的常客。要不是冯老师当初那么用心地帮我,我也不会顺利考上大学,也许早就退学打工去了。”冯老师的学生刘欣欣感慨地说道。原来刘欣欣刚入学的时候,很难适应新环境,几乎没有朋友,再加上家庭因素,整个人陷入了一种封闭状态,严重时还出现了多次自残的现象。幸好冯乐尧老师这样一个“铁汉”有不一样的“柔情”,他早在刘欣欣入学初期就发现这个学生的状态不对劲,提前反复叮嘱她的同桌和舍友悄悄关注她,一旦发现不对劲的事情,就立马上报。幸亏冯老师心细才未能酿成悲剧,后来他多次找刘欣欣谈话,给予她生活上的关怀与学习上的帮助,给她树立心中的理想,坚定生活的信心,慢慢的刘欣欣走出了生活的阴霾,并顺利考上了本科。
很多老师都很好奇:为什么毕业多年的孩子还会回来拜访冯老师?其实,一切只因为他心中有爱。他始终坚持:不能成为学习成绩优异的学生,这或许是遗憾,但是我一定要让他们知道,学习是有意义的。我能给的爱就是严格地要求、静静地等待。每一个孩子都是不一样的花,花期不同,色彩不同,但是开放的美好与芳香总是一样。1996级的学生马宝成就是其中一朵不一样色彩的花朵。马宝成性格十分内向腼腆,从不与其他同学打交道,甚至为了避开人他下课都顺着墙跟走,小小的身板,畏畏缩缩,冯老师看着他这个状态就觉得心疼,无论如何都不能让这个孩子在他手里废了。于是冯乐尧老师那天下午瞅准时间点专门在墙边截住他,陪他去操场转了好几圈。班里没有人知道冯老师对马宝成说了什么,他们只知道马宝成后来简直变了个人,开始慢慢地和同学交流,上课也慢慢地试着举手回答老师的问题,操场上也能看到他打球的身影,浑身上下闪耀的都是自信的光芒,就连毕业后混得最好的也是他。他从潍坊宏伟钢厂的质检员、潍坊三田科技公司的一般职员、潍坊格润机电技术有限公司的营销工程师,到如今南方泵业智水科技有限公司潍坊公司总经理,年业务量近亿元,他一步一个脚印地走着,跟人说起来对冯老师都是满满的感激,他说没有冯老师就没有他的今天,是冯老师当时的一句话给他的生活点亮了一盏灯,“你这个样以后可怎么生活”,一句话,点醒了迷茫混沌中的他,他从各方面不断完善提升自己。一辈子,这句话他都会铭记在心里。这句话,一直激励着他努力拼搏。
这么多年来,他虽然没有让每一个孩子都成为学习成绩最优异的,但是他没有放弃任何一名学生。他心中的爱,像一汪清泉,润泽了孩子们的心灵,滋养了他们的生命,让人矢志不忘。
手里有道,潜心而行执着教学路
“要做一名好老师,要使学生有一杯水,自己必须要有一桶水,而且这水必须是活水,不能盲目灌输给学生,而是让学生感兴趣主动去吸收,这就是当好老师的根基。”曾经的学生张兆润这样回忆道:“到了高三我对数学充满恐惧,因为我的基础实在太差了,数学是我的‘心头大患’。疫情期间,冯老师为了多争取一些时间提升我们的成绩,也顾不上回家,与我们同吃同睡,抽出休息时间辛辛苦苦给我们补课。那时我觉得我浑身又充满了力量,我越学越有劲,觉得数学不再是一块难啃的骨头。今年我参加职教高考,数学如我所愿终于过线了。当我顺利拿到潍坊学院的录取通知书时,我知道冯老师就是我一生的贵人。”像这样的学生还有很多,冯乐尧老师有着十多年的春季高考教学经验,曾先后把1400多名学生送入大学。
他虽说已是数学教学上的“老手”,有时面对的是相同的年级、相同的学科,但是他却每一年都坚持重新备课,总是以饱满的精神状态来看待自己的教学,不断反思自己的课堂。“数学是讲道理的学科,把数学教好,就是要教会学生们用数学的思维去解决问题。”在他的课堂中,数学变得生动有趣,一道平常的题,他总是能随手变幻出很多种不同的题型。不仅如此,他还不断提升自己的教学业务能力,曾先后获得国家教师科研基金“十二五”教育科研规划重点课题科研成果一等奖、全国中等职业学校“文明风采”竞赛山东省复赛指导教师二等奖、2018年职业院校技能大赛信息化教学设计作品荣获潍坊市教师教学能力比赛一等奖等奖项。
深入钻研数学教材,整理搜集数学试题,提升教学业务能力,这一切都源于他手里有道,源于他对教学之路的执着。
眼中有光,倾囊相授点燃激情传薪火
“以老带新,以优促新”是基础一部一直以来的传统,为充分发挥骨干教师“传帮带”作用,帮助青年教师更好更快地成长,冯乐尧老师参与了“青蓝工程”师徒结对项目,与年轻教师马欣结下了师徒情谊。“这既是一种精神传承,着力培养学校教育后备力量,也是一种智慧沉淀与思想交流,徒弟们的新理念、新方法通过与师傅进行交流,实现师徒互教互学,共同成长。”
就这样,一段校园中别样的师徒情就拉开了序幕。师傅主动教,徒弟主动学;师傅用心教,徒弟虚心学;师傅无私教,徒弟善于学。一场教学上的基因传承就这样在新老教师的血脉中流动起来。重组教学智慧,更新教学理念,年轻教师马欣老师不断破茧重生,获得了“优秀教师”、“优秀班主任”、“山东省中等职业学校信息化微课比赛一等奖”“潍坊市中等职业学校信息化教学大赛教学设计一等奖”、全国中等职业学校“文明风采”比赛优秀指导教师等荣誉。马欣老师总说:“冯老师就是这样一个人,不仅对教育充满着热忱,对学生和同事也总是抱有百分百的热情,我希望将来也能成长为这样一个纯粹的人。”
雨露滋润芳田,德馨桃李花开。回首自己的教育之路,冯老师总是说自己因为热爱,所以坚持奉献,因为奉献,所以无悔,但做得还远远不够,因为在教学的路上,没有休止符。在山东省潍坊商业学校这个群体里,他谈不上光芒四射,也没有太多的波澜壮阔,但是他就是“于无声处”对中职教育“一往而情深”,用心中的爱,守住手中的道,点亮眼中的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