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怀戒尺知自律

发布时间:2020-06-12 来源:中国纪检监察报  点击数:3100

被誉为元代百科全书式的通儒许衡博学多才,曾和郭守敬一起编定《授时历》,关于他,有一个“不食无主之梨”的故事。一年盛夏,许衡为避战乱路经河阳,由于长途跋涉,加之天气炎热,所有人都感到饥渴难耐。这时,有人突然发现路边刚好有一棵梨树,人们争相摘梨解渴,许衡却端坐树下。众人觉得奇怪,有人便问许衡:“你怎么不去摘梨吃呢?”许衡回答道:“那梨树不是我的,我怎么能去摘梨呢?”那人又说:“这棵梨树恐怕早已没有主人了,何必介意呢?”许衡正色道:“梨树无主,人心也无主吗?”即便口渴难耐,也不食无主之梨,一只小小的梨子,足以看出许衡的自律。

“律”在甲骨文中就已经出现,字形像是手拿着笔书写行文,以示颁布的样子,可见,律从造字之初就被赋予了法律、律令的含义。《说文解字》中说:“律,均布也。”何谓均布?段玉裁在《说文解字注》中解释说:“律者,所以范天下之不一而归于一,故曰均布也。”律的本义便是规则、律令,用以规范人的行为举止,后来逐渐引申出约束、规范之义。

自律一词实际上是古代汉语中宾语前置的用法,即“律自”,意为规范、约束自己的行为举止。它最早见于《左传·哀公十六年》,其中说:“夏四月己丑,孔丘卒。公诔之曰:‘呜呼哀哉!尼父。无自律。’”当孔子逝世后,鲁哀公感叹:“失去了孔子,就失去了律己的榜样。”自此之后,自律一词逐渐成为一种固定用法,用来指人们在不受外部约束的情况下,仍能约束自身行为,坚守正道。

“观操守在利害时”,面对风险诱惑时能守正自持,可谓自律。清代有个叫叶存仁的官员,从政30余年,严于律己,从不苟取。离任河南巡抚时,在僚属的再三要求下,叶存仁答应他们为自己送行。到了送行那天,僚属却迟迟没来,直到夜深人静,才远远地划来一叶扁舟,船上是叶存仁的僚属和赠予他的临别礼物。僚属们以为叶存仁平时不收礼物,是怕人看到后嚼舌根,为了避人耳目,特地深夜相送。叶存仁严词拒绝,还赋诗一首相赠:“月白风清夜半时,扁舟相送故迟迟。感君情重还君赠,不畏人知畏己知。”清廉拒礼并非是做样子给旁人看,而是将廉洁为官、正道直行视作自己和良心的一个约定,“不畏人知畏己知”的内心剖白正展现出叶存仁严于律己的高尚品质。

“志之难也,不在胜人,在自胜”,外部的监督约束固然重要,内在的清心自守更为可贵。只有将自律作为心中的一把尺,方能心不妄动、行不逾矩。苏轼面对着江上的清风明月,曾写出“且夫天地之间,物各有主,苟非吾之所有,虽一毫而莫取”的千古名句,既道出清介为官的志向,更蕴含廉洁自律的智慧,值得今人细细体悟,践之于行。

越是诱惑面前越需要自律,越是是非关口越考验定力,对为官从政者来说,一旦开了贪欲的口子、丢了自律的防线,腐败风险就会近在咫尺。面对外界的诱惑挑战,广大党员领导干部要时刻做到严于律己,稳得住心、沉得住气,将自律作为人生的必修课,守护好自己的精神家园。(吴宇轩)


TOP
Baidu
map